近日,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第六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落下帷幕,378位同学倾力付出,搭建了一场历时两周的精彩创作之旅。
(相关资料图)
文化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是基于《综合实践创作》这门核心课程之上的集中实践项目,依据《综合实践创作》的课程大纲,通过项目制的教学方式,引入真实项目和产业尖端技术,实时触达产业动态;引入行业知名专家,开拓专业艺术视野,以行业标准指导教学,综合提升学生影像内容生产、视觉创意表达、数字虚拟技术应用的能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次实践周围绕“TOP企业TOP项目TOP输出”的设计理念,在企业招募、项目选拔、落地实施、交付标准等方面上进行了全面升维。开设导演创作workshop、国际双语workshop、虚拟制片workshop、商业人像摄影workshop、无人机飞行操作workshop五个工作坊,通过行业课程进校—行业项目剖析—行业专家指导—行业标准评价的全流程参与,对学生剧情片创作、纪录片创作、虚拟动画应用、图像创作和飞行航拍5种专业核心能力进行高阶培育。
历时2周,完成120学时课程,搭建4个校企共建合作平台,16位行业+校内导师精细化指导,378位同学倾力付出,共产出20部故事片、3部纪录片、1部宣传片、6部数字虚拟场景展示片、450幅商业人像等静态作品,50位学员参与无人机飞行培训和考试。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始终努力营造一个自由而开放的创作空间,构建一种基于共同志趣的人际关系,想象一种不同于当下的未来,塑造一群富有表达欲望和思考欲望的人。
导演创作Workshop
“‘时机’这一主题野心很大,因为它接近了电影创作的某种共性。导演的工作就是等待并找到时机,然后做出正确判断与决定,直至发现对整个团队而言‘对’的选择。”中国内地著名导演张律,其作品《漫长的告白》(2022)获第35届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张律导演作为本轮实践周导演创作workshop的行业指导教师,将自身创作感悟融入到讲授中,温柔且坚定地诉说着创作。
我们收集了很多在当下被遗落、被遮蔽的真实,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思考和话语,收集每一寸光阴。《他是谁》关注有限空间的无限猜疑,讲述两个人在狭小的电梯中互相质疑的心理战。《大唐盛世》聚焦动画叙事,复刻大唐女性的盛世妆容。《我和“我”》将焦点放在年轻个体上,叙说不安的个体迷茫。在电影再度走向繁盛的如今,这些影片顽固地提醒着我们创作的生命力,正在与自由的意志相遇。
正如张律在workshop中谈及的,我们希望呈现具有探索精神的作品,或具有自由不羁的影像想象力,或致力于完成一次锐利生猛的叙事尝试。在这些影片中,极具刺痛感的当下议题和未经雕琢或束缚的创作者思想之间相互碰撞、共振,然后铿然作响。
国际双语Workshop
以个体思维创意切入世界议题,国际双语workshop探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潮流裹挟下的迷惘与坚持。
Workshop全程引导学生调动创新设计思维,从项目引进—项目分析—内容策划—中期筹备—拍摄制作—后期包装—制片管理的全流程真实体验。将作品进行产品化包装,以项目管理的思维作为传播介质,在不同的文化交流语境中,催生更加可触碰的变化。
作为本次实践周宣传片的《眺望未来》,以多样化元素融合传播为初衷,贴合青年群体审美,大胆突破和改变,探寻跨文化、跨语言、跨时代下的真实感受。
优秀作品创作过程记录
首次尝试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创作主体,将个体创作者的光芒散落为星火,汇聚成光亮,照亮自己,眺望未来。
申田理《海边废旧仓库》
虚拟制片workshop
AI时代的到来彻底开启了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人类似乎在不假思索地接受着一个让人上瘾的技术。最近几周让全世界都“兴奋麻了”的AI大模型,接连推出GPT-4系列,正在加快部署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
陈宜亭、高津祥、贺嘉悦《夏日森林》
元宇宙作为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利用科技手段链接与创造虚拟数字人、虚拟空间、虚拟城市,提供有竞争力的数字化商业服务解决方案,是迅速引爆新流量的催化剂。基于全新的创作环境,虚拟制片workshop的真正目的是解放艺术创作,无限制,重新定义时间与空间,让创作者能彻底摆脱物理局限。来自一线的顶尖企业与源自北美的课程体系,包括PBR三维制作流程,物理灯光实时渲染技术等,让同学们获得来自行业顶端的特效策划新思维与特效制作新技术。
虚拟制片workshop是影像创作作为一种动词的存在方式,且将指向以超越影像本身为目标。
商业人像摄workshop
在无边创作的时代,“人”作为被关注的个体,无数次被提及也无数次被忽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被定格。集合传统人像创作、时尚元素融合,以人物为主要拍摄对象,结合服装、道具、场景等元素进行拍摄创造,表现“人”作为主体的内核。这是本次商业人像摄影workshop的设计初衷,关注时代潮流中的显微个体,让目光和镜头回归到“人”本身,让思想更人性,让创作更纯粹。
黄桂香《溺水小刀》
通过人像摄影与创意表达的无痕融合,将电影内核通过电影人物渗透出来,实现行业标准下的商业人像再创作。用人物形象、表现内容、场景、服装、道具等商业人像拍摄元素,呈现商业人像的创意标准。来自行业大咖长达10h的专业点评,让商业标准与课堂标准实现完美契合。
毛佳月《这个杀手不太冷》
我们看到并解决了学生普遍存在的商业人像创作困窘,也同样感知到,不同水准的创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和渴望达成的目标其实千差万别,支援方案的设计也需要进一步个性化。
无人机飞行操作workshop
与行业顶尖企业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和审美两个层面挖掘航拍技术的更新与迭代。通过了解、进入、参与、学习、实操、体验的形式,感受航拍的发展现状,了解并学习作为行业先进理念的无人机航拍技术带来的视觉盛宴,沉浸式地体验无人机航拍的运行规律、现状和未来,用来自云端的纯净视角,感受航拍的魅力。
我们希望再度提起创作,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所汇集的与众不同的作品样本为纽带,将拥有创新气质的众多创作共同体连接,让一个个宝贵的创意再次呼吸,面对众多或显露或潜藏的议题,激活讨论与想象。
当手中的摄像机开始运转,久违的创作得以汇聚,改变的力量也随之萌发。只要还有年轻的创作者在努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周便会为ta点亮创作的灯火,提供补给,捍卫勇敢创作的精神。
伴随着“青年创作扶持计划”的启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春季实践周即将开启全新赛道,迎接散落在校园里的创意,继续追寻关于未来创作的可能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