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三年 ,口出狂言,
再学三年 ,不敢妄言,
又学三年, 沉默寡言,
(资料图)
再过三年, 无需多言,
又过三年, 静默无言,
再过三年, 无言即言。
大道至简,大悟无言。
越修越简单,越修话越少,越修越敬畏,越修越觉得一切只跟自己有关系。
修行,修的其实就是这颗心,用一颗道心,穿梭在瞬息万变的人世间。
修行,就是出世而不离世,入尘而不染尘,明世俗而不世俗,处江湖而远江湖,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深谙世故却不世故,这,才是最最善良的成熟。
文化无败事,真正修行的人,一定会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通往一个地方,一定会让自己用合道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用正知正念,滋养自己的五脏六腑。
用出世之心,行入世之法
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
道门有句老话,叫做:“入道三年,大话连篇;又修三年,谨口慎言;再悟三年,哑口无言。”看到这,许多人或许会觉得,怎么修道越修越不会说话啊?难怪道教发展不行,还好现在年轻一辈都越来越活跃,给许多人普及了道教知识、讲解了大道玄机、门下弟子逐渐兴旺起来。
可这真的是道门兴旺的表现吗?这其中,又有多少泥沙俱下的现象呢?
不可否认,与其他宗教相比,现代社会中的道教,确实略显式微,原因是道教认为“法不轻授,道不轻传”。例如:道教著名神仙————吕洞宾祖师的事迹,就印证了这一点。
吕洞宾祖师在经过他的师父钟离权祖师“十试点化”后,终于取得了成功,飞升成仙。吕祖得道之后,心急弘扬大道,普度世人;与钟离祖师一番问答后,便下山云游,意气风发,欲度人三千,兴我玄门……
洞宾曰:“师父计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
师父曰:“只度得你一人。”
洞宾曰:“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俺道门中,不肯慈悲度脱众生。师父若教弟子三年为限,只在中原之地,度三千余人,兴俺道家。”
师父听得说,呵呵大笑:“弟子住口!世上众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广。不仁不义众生,如何做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寻得一个来,也是汝之功。”
洞宾曰:“只就今日拜辞吾师,弟子云游去了。”
三年后,吕洞宾空手而归,可见人心不古,世人之难度化。吕洞宾径上终南山寻见师父,双膝跪下,扑伏在地。
钟离师父呵呵大笑,道:“弟子引将徒弟来,不知度得几人归?”吕洞宾惭愧告知————“无度一人。”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得道成仙后的吕祖,心急度人,欲兴道门,这多像当下许多慕道者、学道者,稍有成就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弘道传道,其实不乏很多人是在变相炫耀自己的学识、本领、成就。
且不说其中很多人未必真有什么本事,就算少部分有一些本事的人,须知连吕祖那样的真仙下凡,最后又度得几人呢?今人又能跟吕祖比得了吗?还是少说多做、踏实修行为好。
道门还有句话:“道不轻传,法不轻授。”是说道法不可以轻易示人,这并非是道教固步自封,或过于保守;而是因为,人性如此。
自古以来,轻易得到者,往往人们就不会加以重视,甚至转头就丢弃;而来之不易的东西,才会当做自己的宝贝一样去对待。
因此,老君爷在《北斗经》中也提到:“保而敬之,非人勿视。”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总是容易轻慢易得的;另一方面,作为修行人,自身也需要保持低调,不宜夸夸其谈,否则,凡事流于表面,只会让人看轻自己。
想那些前辈祖师,为求得名师、悟得大道,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历尽了多少艰险,下了多少苦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的终其一生,才有点成就,自然倍加珍惜。正法得来如此不易,又岂肯轻泄?
明朝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就在《道门十规》中,作了专门的说明:“(修道之人)亦不得滥授道法,轻泄玄机。虽入道之人、崇教之士,言行不莊、慢忽香火者,慎勿妄傳,而況市井屠釣之徒,苟利眩名,輒納為徒,浮談誑語,罪所不原。”
也就是说,即使是某些所谓“入道”的、“崇道”的,但是言行不庄、怠慢香火,都不能授其道法、玄机。如若将道法授给那些只知追名逐利、举止轻浮、言行不端之人,自已都会被连累,受到上天的惩戒,此罪极大,且不能被赦免。
反观如今,又有多少人,没机会都找机会去给别人“普及知识”、“谈道论玄”呢?这里不由得需要我们扪心自问,现如今的许多“学道人”,自己学道究竟为何?是为了学得飞天遁地、斩妖除魔的本事,来满足自己“玄幻”的想象;还是为了炫耀于人、博取名利,获得一种居高临下,睥睨群人的优越感?
北宋时期,著名道教宗师————紫阳真人张伯端。他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共同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
紫阳真人百岁仙逝,留下千古道家经典《悟真篇》。可他在《悟真篇》的后序中,却记载了一件事:说自己曾“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皆不愈两旬。”虽然具体经过并没有记录,但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
真正去接触道教、去学道修行的时间越长,就越会明白自己不懂之处还有很多。所以才有了那句老话:“入道三年,大话连篇;又修三年,谨口慎言;再悟三年,哑口无言。”
从最开始的趾高气昂、指点天下,慢慢到谦恭虚己、抱朴守拙。这是一代又一代真正的修行人走过的路子。故,修道终须踏实收敛实修,为人更应谦卑低调而为之。
修行悟道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亦是终身,约束自己的言行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追求高深境界,以至真善美。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标签: